不惑偶书

闲散记录,内容多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坚持底线,相信队友,破除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故事:

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告诉两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
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判十年,坦白比不坦白好; 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比起抵赖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
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
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或者损害集体的利益。
故事中我们能学到的不是教大家犯罪抵赖,而是人性驱使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选择看起来利己但不是最优解的做法,如何破除囚徒困境选择最优解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判单的故事:

最近新光里和三圣乡有一个争议客户判单,客户分别给产品专家发消息说对方保证能做到21万以内,实际:两位产品专家(跃明&海军)测算的价格均是:211900元,均给客户传递我们官方价格都是统一的,选择坚守住了底线,客户最终在三圣乡锁单。我们把用户跟两位产品专家的微信沟通记录做了比对。最终获得两位店长认可,一方面是看到了纯净的职场环境,坚守底线的小伙伴,更是对彼此的专业能力认可,这样的单丢了也不可惜,反而是一个自我学习和成长的好机会。

销售过程中的囚徒困境

产品专家的选择:返现和坚持底线;
返现的结果:

坚持底线:

选择相信伙伴

区域内过往的判单经验来看,大部分的客户购车都会价比三家,一定会不断试探产品专家底线,多方钓鱼。
如果不相信伙伴,就会进入到返现的博弈,误认为不返现就会丢掉这个客户。如果返现:给自己挖一个大坑(自己挨处分,店长挨处分和门店声誉受损);

相信伙伴,破除博弈,不返现也可以拿下客户,客户能买 20w 的产品,只要价值拉升到位,服务到位,不会在意一两千;
眼球内转关注自己的服务和专业能力,让客户从价格到价值转变,并愿意介绍身边的朋友来购买极越,才是可持续的能力。
当自己丢了一个单时会情绪沮丧,因为返现很难收集证据,可能会恶意假设是对方门店返现切单,但是请首先选择相信西区的伙伴,多做自我复盘。

西区的态度

区域层面绝不会允许劣币驱逐良币的事件发生,如果抓到破坏西区市场环境,做砸锅的行为,绝对不会姑息,该处分处分,该清除就清除。
希望西区有一个纯净的职场环境,也希望西区产品专家都成为有价值有操守的销冠,借用大家常说的:卑微的“讨口子”终将不长久。